<<超市集團不能「趁火打刼」「借疫謀利」,請問良心何在>>
消委會公布
謝悦漢(不平則鳴)
消委會昨公布,本港三大超市63項貨品過去3個月皆有加價,其中食米、雞蛋、包裝蛋糕等升幅介乎8.2%至24.8%。相信市民都知道,在疫情期間,依然業績驕人盈利豐收,首推超市集團,當香港眾多中小企和店铺老闆受疫情衝擊,面臨倒閉危機,萬千家庭飽受減薪失業之苦,大型超市不僅未有讓利穩定物價、穩定人心,反而趁機加價,只有不擇手段只求暴利「奸商」才有如此不公不義作風。
本港三間大型超市幾乎壟斷日常生活品供應市場,市民近月發現,物價日日標升,消委會比對三大超市出售的90項貨品,發現1月至3月期間,共同有售的其中63項貨品,總平均售價升4.2%,包裝蛋糕平均售價升幅近三成,食米及雞蛋升幅亦近一成,而罐頭蔬菜和罐頭湯升幅為6.8%。
由於近月香港受第五波疫情侵襲,人人自危,大家都盡量不出外飲食消費,尤其疫情最嚴峻之時,一度造成本港物資供應緊張,曾造成矩暫搶購潮,而超市趁機加價,這根本是「發港難財」,請問於心何忍!
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︰「我們亦不斷呼籲及提醒超市要與市民共度患難,因為在這情況下,真的大家都百上加斤,希望盡可能穩定及不要加價。」如果只呼籲超市集團做「好心」,政府不聞不問,是否有失責之嫌。
所謂「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」,「不義之財不可取,取之無道,用之無度,最終害人害己」,超市物價與民生息息相關,現今是共度時艱之際,希望超市集團謀取利益之餘,亦要多些考慮民生民困,這才是真正長久穩健經營的「經商之道」。
(2022年4月14日)